今天,突然有很大的感触。
我从小的志愿是当一名教师,我想这是我的梦想。
如今,我终于达成了这个梦想。
去到了我选择的城市,来到了我认为温馨的学校。
可是,一切似乎不如人意。
已经4个月了,我才执教4个月,
我便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名教师。
我没有了不起的耐性、没有耐得住的脾气,
这4个月里,只有一天我是没有骂人的。
因为,那是我开始用小蜜蜂的一天,
我知道自己的声量已经很大了,
本想以小蜜蜂压抑自己,结果,我只耐得住一天。
每一天,我少不了重复一句话:“你们听得懂华语吗?我说的华语真的那么复杂,不能明白吗?”
我发现,无论我把指示说得多么简单和清楚,
还是会有孩子做错的,我尝试说了几遍,
结果还是会有孩子做错。
这时,我的脾气便无法控制了。
我实在不想如此,我深呼吸、再深呼吸,
告诉自己冷静,要耐心点。
把自己脑袋幻想“撕书、抓头”等的画面快速删掉,
结果,不知哪个孩子就会来按我的“开关”了。
因此,我非常质疑自己的能力。
今天,我才领悟到,现实与想像是完全不能结合的两回事。
我以为,我成为了真正的老师,我可以把我想传授的知识和道理,灌输给学生。
结果,发生在课室的事情是:“今天谁没有交功课?”、“为什么功课只做一半?”、“为什么没有日期?”
这些种种的事情,已经把我想讲课的时间都吃了。
我不会权宜轻重,我不知如何先讲课再纠正他们。
讲课的时间霸占了订正的时间,订正的时间霸占了讲课的时间,要不我那堂课只是在骂人、讲道理和订正。
想了再想,其实问题在于我这位老师,对吗?
如果,我有能力把他们的专注力放在我身上,那么我还需要不断重复吗?
如果,我有能力一教他们,他们就能够顺利完成作业,一个错字也没有的话,那么我还需要浪费时间订正吗?
如果,我有能力让他们非常愿意的做我的作业的话,我还需要花时间去检查谁没有交或没有做完吗?
许许多多的文章都在说:父母娇纵了孩子。
与其说娇纵,不如说:父母忽略了孩子。
现今的父母,有哪个不是认为: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别人,一定要进好班,一定要补习、补习、补习……
有过高的学历反倒蒙住了双眼,捂住了耳朵,看不见孩子的表情,听不见孩子的心声。
孩子,最需要的是你们贴切的关怀,不是责打、责骂、逼迫。
不是把孩子送去补习中心,托儿所就算是尽了自己身为父母的责任,
检查孩子的功课,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进展,了解孩子的心理素质等等,
有多少位父母真正做到了这件事情?
孩子连最基本的听说读写都不能做到的话,你怎么指望他能够一步登天呢?
孩子就好像三文治里的陷料一样,被老师和父母夹在中间,不能喘息。
父母只一味想着学华语好,“孩子,你一定要学华语!”
可是,自己却不断的和孩子讲英文。
现在,10个孩子里面,有9个一开口都是用英文交谈的。
既然如此,为何还把孩子送来华小呢?
孩子学不好华文,没有兴趣学华文,结果就被你们一顿臭骂,
被我一顿责骂,这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吗?
我知道,错不在学生,是父母。
但是,我就是按奈不住自己,
气愤为何他们那么不珍惜能够读书的机会呢?
很多时候,我真的很疑惑,真的很矛盾,很彷徨。
很多事情我想不通,想不到个究竟。
既然我说成绩不重要,那么为何学生做错了我会那么生气?
我就不能好好讲吗?我生气是因为他做错,这样考试也会错?
还是生气,为何没有专心听课?还是生气自己为何教不会他呢?
我实在不懂也分不清了。
我只知道,要有优秀的品格,你不需要考第一,
而是尽好你做学生的责任。
学生的责任是上课学习,做功课,听取道理等等。
如果这基本的责任,学生都无法履行,那么他们怎能够做大事呢?
对不?
那天,有位老师问我选退休金还是公积金?
我那时候的脑袋是毫不犹豫的想当然是退休金啊,反正我也是做到老的。
结果,我却回答:退休金咯,如果我是做到老的,不拿退休金就会很亏啦!
当初,我做老师是为了兴趣和志愿,现在却好像扭曲了。
有兴趣并不代表你能够坚持到底,没兴趣你更加不能。
我对于自己的第一反应,觉得羞愧。
我不想当一个只为了退休金的老师,可是现实却不能不让我这么想。
想想,如果我不当老师,我还能凭我的文凭去做什么工作?
到头来,一切还是为了糊一口饭,是吗?
那么我当初的梦想呢?
如果,到最终,我的想法还是如此,
那我不是放弃更好吗?
虽然,许多父母看不起“教师”这行业,
但,在我眼里你挑起了这个担子,
你就不能随便再放下。
我想,或许是时候再找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了。
*请给我一盏明灯吧!*
加油,你会是一位好老师
ReplyDelete